單位名稱: | 平壩區教育局 |
網站名稱: | 《平壩區教育局》更新時間:2025/9/19 16:40:21 |
相近名稱: | 貴州省平壩縣教育局,安順市平壩區教育局,貴州省平壩區教育局,平壩區教育和科技局,平壩區知識產權局 |
網址URL: | |
辦公地址: |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中山南路49號 (郵編:561100) 〖查看該位置電子地圖〗 |
電話傳真: | 0851-34225251 |
電子郵箱: | [ 暫無平壩區教育局的電子郵箱地址 ] |
服務QQ: | [ 暫無平壩區教育局的QQ號碼 ] |
網站備案: | 黔ICP證 B2-203010 |
相關簡介: | 平壩區教育和科技局工作職能 (一)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示,結合本區實際研究制定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和各項計劃,實施辦法和補充規定,并組織實施。 (二)管理和指導本區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學前教育;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指導、協調各行業、各部門的教育工作。 (三)規劃、協調指導各類學校的教學改革工作;負責指導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指導全區教育綜合改革工作。 (四)按照管理權限負責本區各類學校的開辦、撤銷和合并及其專業設置的審核或報批;統籌協調和指導社會力量辦學。 (五)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籌措教育經費、教育拔款、教育基建投資政策;統籌安排全區教育費附加、教育專項經費;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指導學校教育事業經費的使用情況;監督審計所屬單位的教育事業經費。 (六)負責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宣傳工作;指導學校思想品德、體育、衛生、藝術和國防教育工作;負責初、高中畢業會考工作。 (七)規劃、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負責教育系統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負責并指導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八)指導各類學校教學設施、儀器、圖書資料的配備;指導管理本區教育系統的勤工儉學、校辦產業工作。 (九)負責教育事業統計調查,以及統計信息的管理與服務;指導教育學會、協會等社團組織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管理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 (十)負責教育局所屬單位黨組織的建設、管理工作;按照管理權限管理、使用、培訓、考察、任免、監督、領導干部;負責對局系統黨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導。 (十一)負責教育局所屬單位黨的紀檢、行政監察工作;負責局系統統戰、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負責局系統宣傳、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局系統工會、共青團和婦女工作。 (十二)負責區屬學校的穩定、安全保衛工作,協同有關部門處理突發事件。 (十三)受區政府委托,管理教育督導室。負責制定全區教育督導工作的規章和制度,監督、檢查、評估區級有關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對國家有關教育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 (十四)負責語言文字和指導推廣普通話工作。 (十五)承辦區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隸屬關系】 區政府主管全縣教育工作的職能部門,在業務方面接受市教育局及市科技局的指導。 【機構沿革】 安順市平壩區教育和科技局前身為國民政府教育科,1949年11月正式更名為平壩縣人民政府教育科,1951年10月,縣人民政府將教育科改為文教科。1956年2月,縣人民政府將文教科分為文化科和教育科。1957年11月,縣人民政府將教育科更名為文教局。1973年6月,建立“平壩縣革命委員會教育局”。1978年,縣人民政府將文教局更名為教育局。1993年11月,教育局與科技局合并為教科局。1994年教育局與科技局分開,恢復教育局。2010年教育局與科技局合并,組建平壩縣教育和科技局,2015年5月因撤縣設區正式更名為安順市平壩區教育和科技局。 【內設機構變更】 安順市平壩區教育和科技局前身為平壩縣人民政府教育科,1956年2月,縣人民政府將文教科分為文化科和教育科,同年成立教研室。1978年,平壩縣教育行政機構進行整頓,設立辦公室、教研室、人事股、財務股。1984年1月,平壩縣教育行政機構進行改革,將財務股更名為計財股,增設教育股。1986年平壩縣招生委員會設置在教育局的招生辦公室臨時機構明確為常設機構。1997年,增設督導室,自考辦。2002年,增設青少年活動中心。2003年,增設遠程辦、教師考核中心。2009年,增設平壩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2010年教育局與科技局合并,增設科技業務股、知識產權辦公室、科技情報站。 【人員編制】 區教育和科技局行政人員編制13人,局長1人,黨組書記1人,副局長2人,人事股2人,教育股3人,科技業務股1人,知識產權辦1人,計財股1人,辦公室1人。行政工勤人員2人,事業編制2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