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 安龍縣公安局 |
網站名稱: | 《安龍縣公安局》更新時間:2025/9/19 16:42:05 |
相近名稱: | 中國安龍縣公安局,安龍公安局,安龍縣公安局官網,安龍縣公安局官方網站,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公安局,貴州省安龍縣公安局 |
網址URL: | 官方網站 |
辦公地址: | 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市府大道中段(公共汽車站旁) (郵編:552400) |
電話傳真: | 0859-5218110 |
電子郵箱: | 1729187482#qq.com(發電子郵件時請將#改為@) |
服務QQ: | 1729187482(客服QQ) |
網站備案: | 黔ICP備17012202號-1![]() |
相關簡介: | 安龍縣公安局單位職責 安龍縣公安局始建于1950年7月,歷經六十多年的發展變化,現有內設機構19個,派出所機構13個,目前有民警230人,警力配備占全縣總人口的萬分之六點三。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農業大縣,安龍縣公安機關以“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工作目標,充分發揚“真抓實干、吃苦耐勞、開拓創新、團結奮進”的精神,始終保持了社會治安形勢的持續平穩態勢。 安龍縣公安民警在歷屆黨委班子和全體民警、輔警、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創造了輝煌戰績。2016年2月首次獲評“全省優秀公安局”,并涌現出公安二級英模、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我最喜歡的人民警察提名獎、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公安戰線的英雄模范代表。 機構簡介 根據《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龍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州委〔2010〕42號)、《中共安龍縣委 安龍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龍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縣發〔2010〕2號)精神,設立安龍縣公安局,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如下: 職責調整 (-)取消已由縣以上人民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加強公安機關防范、打擊恐怖活動的職責。 (三)加強公安機關應急搶險救援能力建設的職責。 (四)加強指導公安隊伍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的職責。 (五)加強推進以便民和公共服務為重點的治安行政管理改革的職責。 主要職責 (一)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公安機關的指示和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具體的公安工作方案和措施,領導、監督、檢查全縣的公安工作。 (二)掌握影響社會穩定、危害國內安全和社會治安的情況、分析形勢,擬訂對策,及時向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公安局報告有關情況的重要信息,并提出處理建議。 (三)組織指導全縣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偵辦各類刑事犯罪案件、公安機關管轄的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防范、打擊處理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活動。 (四)負責治安管理工作并承擔相應責任。協調處置重大治安事故和群體性事件;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派出所依法查處危害社會治安秩序行為;依法開展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重點工程的治安保衛以及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范工作。 (五)負責出入境管理有關工作。組織、領導全縣公安機關依法管理中國公民出入境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管理工作。 (六)負責消防工作并承擔相應責任。指導、監督、協調全縣公安機關消防工作,協助各級政府落實《消防法》規定的各項措施。 (七)負責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承擔相應責任。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交通秩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權限做好機動車輛和駕駛員管理工作。 (八)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對公共信息網絡的安全保護工作;負責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組織實施網絡監控工作。 (九)組織、指導、協調對恐怖活動的防范、偵察、打擊工作。 (十)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依法承擔的執行刑罰工作。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看守所、拘留所的管理工作 (十一)領導、監督、承辦公安執法監督、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行政復議、聽證、應訴、國家賠償工作和勞動教養、少年收容教養案件的審批工作。 (十二)組織實施對來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外賓以及省、州主要領導的安全警衛工作并承擔相應責任。 (十三)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禁毒工作。偵辦全縣毒品案件;開展禁販、禁吸、禁種、禁制毒品工作。承擔縣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 (十四)研究制定全縣加強公安科技、信息技術、刑事技術、警務保障的方案措施、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 (十五)擬訂全縣公安機關裝備、被裝、經費等警務保障方案和措施;指導、監督全縣公安機關警務保障標準和制度的落實工作。 (十六)按規定權限對縣內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執行安全保衛任務實施領導和指揮。 (十七)切實加強公安隊伍的管理和建設。貫徹落實公安隊伍建設的方針、政策,擬訂落實全縣公安隊伍監督管理工作制度,組織、指導全縣公安機關督察工作,按規定權限實施對干部的監督,查處或督辦公安隊伍重大違紀案件,指導公安隊伍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 (十八)指導林業部門的公安業務工作。 (十九)配合人口計生部門完成人口計生信息核實、流動人口管理等綜合治理工作。 (二十)承辦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州公安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